
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②在凌云縱橫中寫好“海的文章”
風吹白浪卷輕煙,海水遼闊任征帆。
2024年12月31日,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召開,對堅定不移實施向海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海洋強市建設再謀劃、再部署。會場內外,發展的共識日益增強;海陸城鄉,振起的信心歷久彌堅。共識和信心,源于新一輪沿海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利好;源于在更高起點、更大空間、更寬領域向海圖強帶來的歷史機遇;源于全市干部群眾事不畏難、力拔頭籌的不懈追求;源于全市上下同欲、攀高爭先的挺膺擔當。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要澎湃藍色動能,打造海洋強市,勇當全省向海圖強龍頭板塊,就是在不斷為“下一個千億”添薪續力,就是在為“十五五”發展爭取更大主動。
啟東因地制宜寫好海的文章,科技創新是最強引擎。以創新作為發展向海經濟的核心動力,能夠有力推動形成陸海統籌、江海聯動、沿海與腹地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態勢,有助于推動啟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市。如何把創新作為發展向海經濟的核心動力,需要我們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全面謀劃、精準施策。以海聚能,高揚科技創新之帆,加快科創主體提質、科創平臺提效、科創生態提優,促進科創力量和產業資源集聚耦合,鍛造經略海洋新引擎。
啟東因地制宜寫好海的文章,項目建設是最硬支撐。要實現勇當全省向海圖強龍頭板塊的目標,唯有靠一個個具體項目打下基礎、積土成山。以海強鏈,持續完善“沿江創造+沿海制造”“臨海前沿+內陸支撐”格局,以項目串珠成鏈、以園區聚鏈成群。全市上下要堅持項目為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探索招商模式、繪制招商圖譜,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線并進”,鍛強“生物醫藥就到啟東、海工船舶就來啟東”產業地標。
啟東因地制宜寫好海的文章,跨江融合是最優路徑。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打造海洋強市,要有海納百川的氣魄。“跨”不僅是計劃過江、更是行動過江。深入推進就近辦、異地辦、跨省辦,多為經濟發展吹“暖”風,多為經營主體送“暖”流。“融”不僅是交通相融、更是發展相融。融入上海交通網絡,在互聯互通中實現“跨界無感”;融入上海經濟版圖,深入落實協同區建設方案;融入上海圈層,推進城市功能、人文交流、政務服務、醫療衛生融合共贏。
啟東因地制宜寫好海的文章,綠色生態是最佳優勢。地處三水交匯處,啟東地理位置優越,資源稟賦獨特,但也在生態環保上面臨更大壓力。只有守牢生態保護紅線,一體推進科學治氣、全域治水、精準治土,加快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才能實現一江碧波瀲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暢流、萬畝灘涂如畫。深入落實省新型城鎮化五年行動計劃,將“最海洋”融入城市肌理,塑造濱海城鄉特色風貌,豐富“三時”體驗,拓展“四維”空間,彰顯“五海”風情。
啟東因地制宜寫好海的文章,共同富裕是最大福祉。共富之路,向海而行。堅持民生跟著“民聲”走,把暖民心、順民意的事辦好,讓向海圖強的“經濟增量”更多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統籌擴面和提標,保障基本民生;統籌普惠和優質,擴大服務供給;統籌精準和高效,創新基層治理;統籌發展和安全,守牢紅線底線。通過實現人海和諧,讓幸福圖景可感可見可觸。
這篇海的文章,作者是我們每一個啟東人;寫好這篇海的文章,是我們每一個啟東人的共同責任和使命。我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啟東向海圖強的文章一定會“筆酣墨飽”、絢爛多彩,繪就“江強海興”的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