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萬余尾珍稀魚苗在啟躍入長江
——2025年66放魚日·全國同步放流(啟東站)活動側記
6月6日下午,圓陀角旅游度假區海豚站畔人頭攢動,一場以“拯救瀕危魚類、共建大美長江”為主題的2025年全國“放魚日”同步放流活動在此舉行(如圖)。47萬余尾珍稀魚苗躍入長江,為長江生態修復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下午14時,活動在科普宣傳片的播放中拉開序幕。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提供的短片生動展現了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現狀,引發觀眾對生態保護的深思。隨后,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代表帶領全場宣誓,承諾“爭當長江守護者”,鏗鏘誓言回蕩在江畔。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大美長江,我是行動者》項目計劃,并為魚苗護航隊、碧水護河隊等4支志愿服務團隊授旗。
14時30分,放流環節正式開始。志愿者們分工協作,將一袋袋充氧包裝的魚苗緩緩傾入江中,江面上泛起陣陣漣漪。胭脂魚、長吻鮠苗迅速沒入水流,前者是長江珍稀瀕危物種,后者是重點保護魚類。“此次放流的胭脂魚達20.5882萬尾,長吻鮠27.0833萬尾,這些魚苗的投放,有助于恢復長江水域的生態平衡,為長江流域的水生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魚苗全部經過科學篩選和檢疫,確保對長江生態系統起到正向修復作用。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國強說。
夕陽西下,最后一尾魚苗游向深水,放流活動圓滿結束,望著重歸自然的魚苗,大家臉上洋溢著欣慰笑容。潮汐裹挾著新的生命奔向大海,也托起長江休養生息的綠色愿景。
(本報記者 袁嘉璟 楊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