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領導來啟調研
強調要落實落細秋糧穩產增產措施,筑牢秋糧生產防災減災防線,高質量完成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任務
本報訊 9月2日,南通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沈雷來啟,調研秋糧生產工作。我市領導楊中堅、龔心明、周瀅等參加相關活動。
“種植面積有多少?今年收成怎么樣?農資價格有沒有回落?”在王鮑鎮馬彪家庭農場,沈雷與農場負責人親切交談,并走進田埂,察看大豆生長情況。該農場經營面積4000余畝,主要種植水稻和大豆。農場負責人表示,雖然高溫等天氣因素導致大豆單產略有下降,但通過新購進的無人機進行高效植保和精準施肥,以及新型播種機的應用,產量整體穩定。沈雷要求相關部門進一步提升氣象預警服務及時性和精準性,不斷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在南陽鎮榕耀家庭農場,連片高粱長勢喜人,已進入揚花期與灌漿期,預計10月中旬收割,農場總共1300多畝高粱,畝產可達800多斤。沈雷詳細詢問高粱品種特性、市場銷路和經濟效益。農場負責人介紹道:“啟東氣候土壤適宜高粱種植,其耐旱耐鹽堿特性突出,病蟲害較少,已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主要銷往寧波,用作釀酒和食用,秸稈還可用于養羊。”沈雷鼓勵農場負責人繼續推進農機裝備升級,不斷提高產量效益,助力農民增收。
在惠萍鎮杜華鵬家庭農場,850畝水稻綠意盎然,進入破口揚花期。來自安徽六安的農場負責人杜華鵬興奮地介紹,他正嘗試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水稻、小麥種植,逐步實現田間智能管理。沈雷鼓勵他繼續探索“AI+農業”新模式,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本土農業品牌。沈雷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咬定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不動搖,落實落細秋糧穩產增產措施,筑牢秋糧生產防災減災防線,高質量完成全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任務。
(本報首席記者 錢愛仁)